史海钩沉|身陷吴藩之乱——清初云南名士阚祯兆考述(一)

□  黄有光

阚祯兆,通海人,字诚斋,号东白,别号大渔、杞湖散人、兰陵客,晚年号芝岩,又称杞湖人。他是清初云南著名诗人、书法家、辞赋家、藏书家,其生平事迹兹考述如下。

生于儒医之家,长于动荡乱世

通海阚氏,祖籍原系江南(今江苏)常州府武进县兰陵乡,据阚祜兆于雍正八年(1730年)编纂的《通海阚氏族谱》记载:

阚文质,字郁周,配谢氏。以儒医随沐英入云南,游临郡至通邑,以通海为东迤咽喉,慕秀山之高,杞水之清,遂家焉。即阚氏至滇之始祖也。

阚祯兆的祖父阚我慈,字心蓬,以儒医名于乡,其父阚应宗,在明崇祯己卯年(1639年)被征召到京城,入太医院(御医),任院判,“广禁中方,济人无德色,例得赠奉直大夫。”(《康熙通海县志·耆年》)他的大伯父阚应祥,崇祯己卯(1639年)科孝廉,官广西河池州知州。二伯父阚应干,南明弘光乙酉(1645年)科经魁,官湖广桂阳州知州。他的外祖父向于宸,是崇祯时河西县小街子(今通海县四街村)拔贡,曾任四川射洪县令,在射洪曾组织武装对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有《向薇夫集》传世。

阚祯兆出生在明清鼎革的动荡乱世,明朝灭亡那年,他才三岁。

阚祯兆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四岁就在家授读诗文并开始临帖习字。    

艰难池圃忆当年,小辟书斋结数椽。伯叔文章皆宴鹿,乾坤峰火半沉烟。(阚祯兆《初秋归自都门,登鹤滩二弟郭外新楼,窗檐洞豁,爽气横襟,抚吾祖基,喜成四律,以贻子孙》)    

这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阚祯兆追忆往昔的一首诗,从诗句中可见阚祯兆童年的生活是在家中接受伯叔的教授读书学习和战乱动荡中度过的。

他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多次兵乱。顺治四年(1647年),沙定洲从昆明退据通海,焚烧通海县城内的官舍民房,大肆杀戮百姓:

定洲酋目高阿保遂屯扎秀山涌金寺,日夜攻击通城,……将县城及官厅民房悉毁之。(《康熙通海县志·沿革事考》)

赵弘祚妻刘氏,其女秀姐许聘阚举人祯兆。丁亥年(1647年)沙酋焚掠合县,弘祚被害,刘抱女投荷池而死。(《康熙通海县志·节烈》)

阚赵两家长辈为幼年阚祯兆定聘的娃娃亲赵秀姐,遇难时年仅二三岁。

所以阚祯兆的童年和少年均在兵荒马乱中度过,这也促使他从少年时就立下发奋苦读,励志修德,兼济天下苍生的志向:

(阚祯兆)赋性严毅,倾人敬畏。读书时便慕范文正公,弱冠举经魁,思得志于天下。遭时不遇,素位而行。(阚祜兆《通海阚氏族谱》)    

据此可知,阚祯兆少年时就倾慕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阚祯兆画像。

阚祯兆画像。

喜中乡试经魁,误入吴藩幕府

康熙二年(1663年),阚祯兆赴省乡试,中举登经魁,名扬全滇。

而自他高中乡举后到康熙十一年(1672年)上京赴试的十年间,却查不到他的任何史料信息。民间传说阚祯兆中举后,因才华出众,被吴三桂聘为幕僚,留在了昆明,并为吴三桂题写过“威震华夏”巨匾,应属实可信。故清末杨琼在其所撰《滇中琐记·阚祯兆》中说:

呜乎!秀才举人,相去仅一阶耳,使东白甘为秀才,则遗民传中当不少一席,虽其后以隐遁终老,而此一榜污点,即竭昆池之水亦不足以湔洗之。一失足成千古恨,吾不能不为东白惜矣。

杨琼此说,显然带有封建传统偏见。

当时吴三桂在云南权倾一方,从顺治年间到康熙初期,吴三桂在清朝内部,一直是绿灯直行,畅通无阻。

在军事上,吴三桂被授予便宜行事,不用事事请示朝廷的权力。这实际上是默认了吴三桂有军权独立的事实。

在官员的人事任免上,经过朝廷认可,吴三桂挟军威废除当地土司制,改设流官,史称“改土归流”。他推荐任命的官员人选,称为“西选”,朝廷一例照准。

这些做法,为后来吴三桂在云贵地区扎根,打下很好的基础。只有这样做,吴三桂才能进行驻军,清查土地人口,征收赋税,兴办学校,推行教化……才能稳定云贵地区的统治。

康熙二年,吴三桂上书朝廷,希望能在云贵地区铸造康熙样式的新钱,并得到同意。借助钱币,吴三桂将影响力扩散到云贵地区以外。吴三桂在得到朝廷同意后,开始与周边地区开展贸易,并列出详细章程,包括跟西藏的茶马互市,跟湖广地区、两广地区进行铜矿贸易等。

为了笼络人心,吴三桂颇有爱才之举。

据有关史料记载,他在统治云贵期间,不惜馈赠巨金,广招四方豪杰之士,凡“有才望素著者,及仪表伟岸者,百计罗致,命投藩下,蓄为私人。”(刘健《庭闻录》)有才能的,有名望的,仪表堂堂,气宇不凡的,都是吴三桂罗致的对象,都要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属下,成为他的私人所有。而吴三桂罗致人才的这些条件,在阚祯兆身上都具备,所以他成为吴三桂笼络收买的对象,顺理成章。在用重金收买知识分子和士大夫这方面,吴三桂可称得上挥金如土,非常舍得花钱。他不吝惜金钱,不以钱财为重,却以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为重。况当时吴三桂反心未露,又是朝廷赐封的平西王,在时人看来,入吴三桂幕府,即是为朝廷服务。阚祯兆处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刚涉世的青年知识分子,追求的无非是个人的才华抱负得以施展,求得显爵名宦。所以阚祯兆在吴三桂幕府十年,收入颇丰。后来吴三桂败,其所藏书籍大部分归阚祯兆,他在通海县城筑“天宝阁”藏之,成为云南第一大藏书家。

落榜阻于湖南,回滇辗转避祸

康熙十一年,三十一岁的阚祯兆偕弟福兆及门人沈秉贞(字介石)上京赴试,弟中进士,阚祯兆与沈秉贞落榜,只好转回家乡。时值“三藩”叛乱,阚祯兆被阻于湖南,此时,吴三桂正拥兵于湖南,并大量搜罗人才,阚祯兆等人的行踪又被吴三桂发现,吴多次追召入幕,阚均不赴。后来,吴以兵威相逼,阚祯兆只得赴幕,并在湖南武溪任县令三载。

阚祯兆的学生张震在为《大渔集》作的序中有记载:

壬子冬,偕次弟鹤滩公及门沈君介石赴公车,榜发,鹤滩公成进士,先生又厄于中卷数,不第而归。适天末阻兵,屈守武溪三载,颇有治绩,入居言路。未数月,辄洁身隐去。伊势虽炽,屡起不赴矣。

阚祯兆诗文集《大渔集》封面。

阚祯兆诗文集《大渔集》封面。

此事,蒋泂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应阚福兆之子阚揆宪所请撰写的《进士阚鹤滩先生墓志铭》中的记述,亦可佐证:

(阚福兆)成进士之岁,逆藩以滇叛,君惧父母老,罹兵祸,日夜念归滇,至武昌病甚,止黄鹄矶。既行入(武)溪,遇贼兵见获,协以伪官,君自度不受署即死耳,死则父母闻亦必死,诡受署,而以病告。间行,抵通海,与父母相见,抱持哭泣,又自度终不免,遂入隐山中。

蒋泂系当时云贵总督蒋陈锡次子,任云南督学。由此可知,阚氏兄弟俱“诡受”吴命,后又托故逃回云南。阚祯兆在湖南三年的时间里,还结识了南明巡抚章旷之子章有谟,与章有谟结为生死交。章是反清义士,师从王夫之,终身布衣。章有谟后来为了逃避清廷追捕,化名徐合素。

吾兄天下士,学问老风尘。奇已观沧海,博能小三秦。两都收壮丽,胸次与时新。多游满六合,谁不羡德邻。湖湘戒马地,握手泪沾巾。慨慷失大节,肯得忆鲈莼。射书聊城北,开阁画麒麟。那知天难问,十载竟道昏。每遇悬孤节,悲歌动鬼神。梅花白旧岭,幽兰何可纫。举世无青眼,空谷滞逸民。(阚祯兆《徐合素初度》)

欲挽天河洗兵马,移来群玉照须眉。游此逍遥无多事,垂云九霄看鹏翅。(阚祯兆《赠介石老年兄》)

乙亥冬,制府之大树堂,余已(与)君握手弥月,为我写雪山、观涛两图,笔墨之妙,看者不得言,即写者亦不自知也。回忆七十二峰,共举杯于洞庭,豪思遐迈。曾日月几何,君年耳顺,余过知非,忽忽焉老将至矣。余将脱文字业,寻我本来,一松一石之下,长啸高吟。(阚祯兆《跋木容画卷》)

阚祯兆晚年这些追忆“三藩”之乱时的诗文,为我们略窥阚氏兄弟诸人当时在湖南的处境和心态提供了一些真实的信息。

从湖南辗转回到云南后,阚氏兄弟为避吴藩之祸,曾辗转隐居于澄江的万松寺、江川的孤山、华宁的慈光寺。后来,吴三桂派人到处搜寻阚祯兆,他只好潜回家乡隐居在通海深山密林中的蜢鲊箐村中。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藩”乱平,阚祯兆才得以返回家园。此时,他已是年近四十岁的人了。回想半生所遭逢的离乱,由于际遇的缘故而丧失了一生的远大抱负和美好前程,感慨之中,他挥毫写下了诗文及书法堪称绝妙的长诗《秀山古柏行》(此诗碑现存通海秀山)。

康熙二十年(1681年)五月,阚祯兆捐金,赎回被鲁魁野贼掳去的通海难民五十余人。此事载《康熙通海县志·沿革事考》,他到底捐了多少钱,志书上没说,但也不会是个小数目。仅从此事,足见阚祯兆的怜贫悯苦之心和轻财仗义之举。

(本文配图由黄有光提供)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